金川小岩体成矿中岩浆质量平衡:来自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的证据
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长6.5 km,宽20~527 m,面积1.34 km2,赋存了世界第三大的铜镍硫化物矿床,Ni金属量大于5.5×106t,Cu金属量大于3.5×106t,矿石类型主要为海绵陨铁状、浸染状、块状。金川超镁铁质岩体主体为二辉橄榄岩组成,其次为斜长二辉橄榄岩、辉石岩,有大量橄榄石堆晶,缺乏基性岩组成部分,然而,根据岩浆平衡计算,现在的金川岩体只占整个岩浆房的3%(Li et al,2003),岩浆房中大量的基性岩浆是被剥蚀了,还是形成现在的金川外围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呢?本文选择金川附近的毛草泉、塔马子沟岩体群开展了岩石学、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试图判别其与金川岩体的成因联系,从而论证金川矿床的岩浆质量平衡。
金川小岩体 岩浆质量 地球化学
焦建刚 汤中立 闫海卿 刘民武 孙涛 王亚磊 王永才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4 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 710054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4 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 710054 金川集团有限公司矿产资源部,甘肃 金昌 737100
国内会议
长春
中文
867-868
2010-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