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新疆坡十含铜镍硫化物岩体岩浆源区特征及构造背景探讨

世界上超大型岩浆硫化物矿床多形成于与地幔柱或大陆裂谷有关的地质背景,与成矿有关的幔源岩浆往往具有许多类似于洋岛玄武岩(OIB)的地球化学特征。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也有一些矿床的形成与受俯冲事件改造的交代地幔的部分熔融有关,这些研究成果表明在造山带也可能发现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岩浆硫化物矿床。特别是上世纪70~80年代以来在我国新疆北部发现了一系列大型岩浆硫化物矿床,如喀拉通克、黄山、黄山东、白石泉等。这些发现使得新疆北部成为我国仅次于甘肃金川的第二大岩浆硫化物矿床聚集区。北山裂谷带位于塔里木古陆东北缘,近年来发现了坡北和红石山为铜镍硫化物含矿岩体。

含铜镍硫化物岩体 源区特征 地质构造

颉炜 宋谢炎 聂晓勇 程松林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 贵阳 55000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49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 贵阳 550002 武警黄金八支队,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国内会议

第十届全国矿床会议

长春

中文

869-870

2010-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