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力赫金矿床围岩蚀变特征研究
毕力赫斑岩型金矿床矿区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境内。该金矿床发现与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迄今累计提交金资源量24lOOkg。前人曾对Ⅰ号矿带做过较详细的研究,认为毕力赫金矿(Ⅰ矿带)规模为小型。实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以来,武警黄金地质研究所对毕力赫矿区开展了详细的地质科研工作,在Ⅰ矿带外围新发现Ⅱ矿带,初步研究认为Ⅱ矿带Ⅰ号矿体为大型斑岩型隐伏金矿体,矿体主要赋存于花岗闪长斑岩体顶(上)部内接触带及上覆火山-沉积围岩中。目前对毕力赫金矿床Ⅱ矿带的研究已近成熟,但围岩蚀变及其空间分带性,元素组合及其空间分带性等重大问题还未做过系统研究。本次研究的重点为Ⅱ矿带蚀变围岩岩石学特征,结合蚀变岩地球化学特征,对Ⅱ矿带围岩蚀变进行分带,确定蚀变与金矿化的关系,总结成矿规律和找矿的蚀变标志,为矿区外围及深部找矿工作提供依据。
毕力赫金矿床 围岩蚀变特征 地球化学特征 成矿规律
韩秀丽 李昌存 申婉妮 卿敏 许英霞 刘丽娜 唐明国 李沛
河北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9 河北省矿业开发与安全技术实验室,河北 唐山 063009 河北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9 武警黄金地质研究所,河北 廊坊 065000
国内会议
长春
中文
931-932
2010-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