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辽宁葫芦岛杨家杖子钼矿田早侏罗世虹螺山杂岩体高分异Ⅰ型花岗岩岩石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本文根据我们最新研究进展,报道了杨家杖子钼矿田内,与铜岩浆期后内生成矿作用关系密切的早侏罗世(代军治等,2008)虹螺山杂岩体岩石地球化学性质及其地质意义。虹螺山杂岩体的主要组成部分有2个单元:粗粒似斑状花岗岩和细粒似斑状花岗岩,其中细粒斑状花岗岩构成了兰家沟斑岩型钼矿床和杨家杖子矽卡岩型钼矿的成矿母岩。受构造控制走向NNE的花岗斑岩岩墙,作为成矿母岩,控制了松北和新台门钼矿床的产出。本文立足整个矿田,从岩石化学的角度,探讨了虹螺山岩体的地球化学性质及其对钼成矿作用的制约。

杨家杖子钼矿田 早侏罗世虹螺山杂岩体 花岗岩 岩石化学特征 成矿作用

褚少雄 曾庆栋 刘建明 陈伟军 孙守恪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39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

国内会议

第十届全国矿床会议

长春

中文

1081-1082

2010-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