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后处理及腺苷后处理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及腺苷后处理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作用。方法:通过阻断右肺门建立大鼠在体右肺缺血再灌注模型,40只健康的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①假手术组:持续灌注165min;②缺血再灌注组:缺血45min,再灌注120min;③腺苷后处理组:缺血45min后,在再灌注开始时予以右心室腺苷1.5mg·kg-1弹丸注射,然后灌注120min;④缺血后处理组:缺血45min后,短暂再灌注10s,缺血10s,反复5次,然后再全面恢复灌注120min。实验结束时取右肺组织测湿/干重比(W/D比值);HE染色行组织学检查;ELISA测定IL-6、IL-10;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较,缺血后处理组与腺苷后处理组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类似,表现为W/D显著降低;SOD显著升高,而MDA显著降低;IL-6有所降低而IL-10有所升高、光镜下肺泡损伤亦明显减轻。结论:缺血后处理和腺苷后处理可能通过减轻脂质过氧化作用,灭活氧自由基、抑制致炎细胞因子IL-6、上调保护性细胞因子IL-10,从而减轻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腺苷后处理 缺血后处理 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刘志勇 程明锦
南京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胸外科 南京 210009
国内会议
第十届国际冠心病外科治疗研讨会暨2010南京胸心血管外科年会
南京
中文
162-166
2010-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