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第一部中国文学史探微
明治十五年(1882年)末松谦澄撰写了日本第一部中国文学史《支那古文学史略》,从此拉开了日本人撰写中国文学史的序幕,随后日本相继涌现了大批中国文学史著作。这些中国文学史著作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日本受到西方现代史学方法的启发,对中国文学进行历史性的概括总结,以使日本的汉籍“导之有序、学之得要”;另一方面是因为日本文学自古以来深受中国文学的影响,编订中国文学史可以对日本本国文学起到“辨章学术、考境源流”的作用。中国学者于19世纪末开始进行文学史的撰写,并在体例编排和创作方式上受到日本学者的诸多影响。作为日本第一部中国文学史,尽管《支那古文学史略》是西方近代史学影响下的产物,然而在体例上还受缚于清代的国学框架,混淆了文学与国学的界限,在内容上也有欠精细,但是末松谦诚对于中国文学史写作方面的尝试,这一开拓性行为已经使他的研究具有了近代学术的意义。本文主要论述了《支那古文学史略》产生的原因、主要内容、开创性价值以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文学史 《支那古文学史略》 日本 撰写原则
赵苗 魏崇新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53-158
2009-12-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