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人类“内在理想尺度”超越时空面向未来的诗性建构——非物质文化遗产判读准则及其内在价值依据探析

伴随着全球一体化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中国大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工作日趋与国际相关领域文化语境接轨。然而鉴于中国大陆未及完全经历现代化洗礼即直接进入后现代的严峻现实,在一个文化价值取向日渐多元的宽松背景下,“怪力乱神”,砂石俱下;精华糟粕,鱼龙混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确认时的评判标准,势必遭遇各种各样的个案困惑……在此情势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相关价值理论依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确认评判标准可资遵循的圭臬:尽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源自早已消逝的往昔甚或远古,然而流播至今并真正堪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秀历史文化遗存,无一不寄寓着人类憧憬美好、向往未来的希望,折射映现着人类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理想……因而无一例外地包含着人类依照“内在理想尺度”设计的面向未来超越时空的诗性建构——这无疑应当成为今天我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审核评定时的判读准则及其内在价值探析的依据。

非物质文化遗产 判读准则 内在理想尺度 超越性

谭楚子

徐州图书馆,江苏 徐州 221009

国内会议

中国·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层论坛

徐州

中文

96-103

2009-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