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徐州梆子的生存现状及其保护与发展
江苏梆子,又称徐州梆子,已流行于苏北三四百年,是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江苏省代表性剧种之一。在社会变革、市场经济与多元文化等因素的多重冲击下,江苏梆子由历史的兴盛走向现在的低谷。如何抢救、保护好江苏梆子,是当下面临的一个紧迫课题。本文在概括地论述了江苏梆子的历史和现状,分析造成江苏梆子现状的主客观因素。在此基础上,对保护和发展江苏梆子这一“活态”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提出了若干建设性意见。文章指出在政府加大保护地方剧种的力度的同时,江苏梆子自身也必须遵循戏曲艺术的发展规律进行改革,其中拓展市场、培养观众、江苏梆子的自身创新等等都是保护、继承和发展江苏梆子艺术较有效的方法。
江苏梆子 生存状态 文化保护 文化继承
齐慧源
徐州工程学院 人文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8
国内会议
徐州
中文
172-176
2009-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