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庙会的“非遗”保护与开发规范
庙会从管理主体上可以分为民间庙会和官方庙会。民间庙会是指由民间信众自发组织、管理的庙会形式。 民间庙会相对于官方庙会具有开放性和包客性。民间庙会是民间思想的集散地,象征表达着传统的乡村秩序;民间庙会是民间文化表演的大舞台,庙会中交汇着民间游艺民俗、城乡商品交易、各种小吃,展演着民间文艺最精良悠久的剧目、曲艺和手工艺品;民间庙会是中国农耕民众的狂欢节,内涵着“众生平等”的意识和“人心向善”的道德情怀。庙会是历史与现代、机器与手工、物质的与精神的交汇、聚合、展示,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活化保护和适时发展!无以数计的民间庙会为新时代背景下的文化产业开发提供了机遇和广阔前景。开发中必须统筹规划,做到制度规范,责任落实,活态保护。
民间庙会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保护
赵德利
宝鸡文理学院 中文系,陕西 宝鸡 721013
国内会议
徐州
中文
401-406
2009-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