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朱熹理學與莊學

以往对朱熹的研究多侧重在他的儒家理学范畴,其实,朱熹也熟谙道、佛;其一生从年少起即接触道家人士与思想,尤其封庄子学说的改造、吸收,更启发他封理学内容的建构并欲以之抗衡佛学。相对起老子。朱熹较重视、肯定庄学,承认理学得名来自庄子。本文即欲探讨朱熹理学舆庄学交涉的关系及比较,重点放在「理」和「理一分殊」两项。首先,从其外缘的生平背景与着作中了解朱熹和道家的结缘甚深;复次,就理学的理、天理内容舆道家庄子的道、理、天道、天理,一一对照厘析其间联系舆区别;继之.对朱熹包含了本体论与本原论的理一分殊概念,掘证其不脱离庄学思想框架并将之嫁接至儒学,同时分析朱、庄间之异同;最後综论朱熹借用、改造道家老庄思想的优缺点。

朱熹 庄子 理学 道家

王志楣

臺灣政大中文系

国内会议

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联第四届会员大会

北京

中文

1318-1330

2009-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