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莫我知也夫——孔子与天

我刚刚开始研究中国的时候,有三种人生道路上的遭遇,曾使我对孔子(551-479)的看法变得模糊不清。60年代末,在明斯特大学,我的第一位古代汉语老师告诉我们几个学生:在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那里,他找不到任何能使人兴奋的地方。随后,我读了第一篇鲁迅作品,它使我认识到:儒家的原则,例如仁义,只是一种吃人的观念。文化革命期间(1966-1976),我们这些在北京的外国留学生经历了从1974年11月到1975年10月的“批林批孔运动”。当时人们轻蔑地称孔子为孔老二。在此之前,黑格尔众所周知的论断曾使我对早期的儒家学说产生疑问。黑格尔说:在孔子的论说中,除了陈词滥调,一无所有。中国人用另一种方式证实了黑格尔当年的看法。

孔子 哲学思想 儒家学说

Wolfgang 顾彬

波恩大学

国内会议

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联第四届会员大会

北京

中文

9-12

2009-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