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国古代科技与传统文化

在人类文明的第一个形态——农业文明阶段,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国古代“以农为本”的科学技术并促进了中国古代和中世纪科技的发展。 从先秦诸子《论语》《中庸》的学、问、思、辨、行,《大学》的格物致知,《孟子》的民本和求故,《老子》的道法自然,到清明的实学,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给中国古代科技提供了丰富的养分,促进了农、医、天、算四大传统科学体系的形成和以“四大发明”为标志的技术成就的产生,使中国古代科技在数千年的农业文明中居于世界前列。 只是到了近几百年以来,西方出现了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产生了工业经济的文明形态,才把在封建老路上蹒跚爬行的中国抛在了后面。然而,中国古代科技的西传对欧洲近代科学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是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的。 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经历了一条充满艰辛与屈辱,而又有奋斗与辉煌的曲折历程。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中国传统科技基因。完全可以古为今用,促进当代科技发展和创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古代 科学技术 传统文化

王渝生

中国科学院

国内会议

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联第四届会员大会

北京

中文

34-41

2009-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