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多精受精现象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关系

目的:探讨多精受精现象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关系。 方法:分析127个IVF助孕周期,其中有多精受精发生的周期有47个,共获卵1748个,比较多精受精周期组和无多精受精周期组两组的平均年龄、平均获卵数、成熟率、受精率、正常卵裂率、妊娠率。 结果:多精受精发生组,平均获卵数、受精率、正常卵裂率(分别19.4、76.2%、56.4%),均高于无多精受精发生组(分别10.4、67.9%、59.8%)具有统计意义。而在平均年龄和成熟率差异没有统计意义。有多精受精的周期妊娠率略高于无多精受精的周期(分别为38.8%和32.1%),但没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结论:多精受精与卵母细胞成熟度、受精、分裂能力有关,预示IVF的结局较好。

体外受精 胚泡移植 多精受精现象

武雁 原巨强 赵海波 任红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妇产科,全军计划生育优生优育技术研究所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京医院生殖医学中心 陕西 西安 710032

国内会议

陕西省医学会妇产科新进展学术研讨会

西安

中文

264-266

2010-11-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