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地区762例HIV/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分析
目的:探讨广东地区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机会性感染的特点及其与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效之间的关系。方法:对762例HIV/AIDS住院患者机会性感染发生情况及其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进行分析。结果:762例患者中,704例(92.39%)发生机会性感染,共发生感染1428例次.其中真菌、细菌、病毒感染分别占38.38%、36.20%和7.77%.感染部位以肺部、口腔、皮肤、消化道感染、败血症及其它全身播散性疾病为主,分别占33.05%、26.89%、10.29%、8.96%、6.58%和9.94%.CD4+T淋巴细胞计数大于或等于200个/μl的患者机会性感染率为75.74%(103/136),而CD4+细胞小于200个/μl的患者则为96.01%(601/62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所有的艾滋病指征性机会性感染均发生在CD4+<200个/μl的患者,其中81.97%的耶氏肺孢子菌肺炎(PCP)、71.43%的巨细胞病毒(CMV)视网膜炎及所有的隐球菌脑膜炎、播散性隐球菌病、播散性组织胞浆病、播散性鸟型分枝杆菌病(MAC)、播散性青霉菌病及弓形虫脑病均发生在CD4+<50个/μl的患者.结论:广东地区HIV/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主要病原为真菌、细菌、病毒等,以肺部、口腔、皮肤、胃肠道和全身播散性感染为主.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越低,机会性感染特别是指征性机会性感染越常见,CD4+T细胞计数对机会性感染发生的预测、预防和早期诊断与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广东地区 HIV感染者 艾滋病患者 机会性感染 预防措施
黄丽芬 唐小平 蔡卫平 陈谐捷 雷春亮 李凌华 张复春
国内会议
重庆
中文
90-93
2010-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