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治进展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在某些严重疾病基础上,致病因素引起机体凝血系统激活,血小板活化,纤维蛋白沉积,导致微血管内弥散性微血栓形成,多种凝血因子及血小板消耗性降低,并伴以继发性纤溶亢进的获得性全身性血栓一出血综合征。临床上以出血、栓塞、微循环障碍和微血管病性溶血等为突出表现。DIC的诊断应包括:引起DIC的原发病,临床表现和DIC诊断的实验室检查3个方面,在实验室检查方面包括凝血因子消耗和纤溶亢进表现的证据,并强调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动态观察。国际血栓止血学会制定的DIC诊断积分系统具有规范、标准和科学性强的优点,但在我国尚未普遍接受,我国现行的DIC诊断标准兼顾了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但对于非典型,慢性,早期的DIC诊断问题上仍然存在一定难度。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血液病研究所提出了新的DIC诊断积分系统,有待我国医务工作者通过多中心的临床研究加以验证并推广。 在DIC治疗中,原发病的治疗是终止DIC病理过程的根本措施。在治疗原发病基础上应进一步根据患者的不同分期、不同病理类型采取分层治疗原则,但DIC病理过程复杂多变,单纯的抗凝治疗与抗纤溶治疗目前仍存在较多争议,新的抗凝药物处于研究的不同阶段,DIC的治疗方案有待进一步完善。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抗凝治疗 抗纤溶治疗
胡豫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病研究所
国内会议
西安
中文
178-190
2010-08-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