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发病原理和靶向治疗研究——从急性早幼粒细胞到其他类型白血病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白血病的发病率为5/10万。约50%以上的白血病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AML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血液病,往往伴有染色体易位或基因突变等遗传学异常,这些异常干扰造血细胞增殖、分化和成熟的正常调节途径,最终导致白血病的发生。过去几十年间,人们对于AML在细胞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及信号转导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与此同时,对于AML患者的治疗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上海血液学研究所一直致力于白血病发病原理和治疗的研究,应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与砷剂(As203,ATO)为基础的联合靶向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ML-M3型,APL)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近年来,以基因产物靶向诱导分化和(或)凋亡为指导理论,发现了两种靶向作用于AML-M2b型白血病致病蛋白AMLl-ETO的中药提纯成分冬凌草甲素和毛萼乙素,为治疗AML-M2型白血病带来了新的希望。下面简单的介绍一下这两部分的研究结果。
白血病 发病原理 靶向治疗 急性早幼粒细胞
陈赛娟
上海血液学研究所 200025
国内会议
西安
中文
286-289
2010-08-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