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络代表药与复方通心络通络效果的比较研究
目的:通过建立内皮损伤、内皮损伤合并微血栓形成(络脉瘀阻)及内皮损伤合并急性心肌缺血(络脉绌急)大鼠模型,探讨通络代表药的通络效果,并将其与复方通心络进行比较。方法 (1)内皮损伤: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ontrol组)、高同型半胱氨酸组(HHcy组)、通心络组(TXL组)、人参组(RS组)、薤白组(XB组)、蜈蚣组(WG组)及水蛭组(SZ组)。HHcy组采用蛋氨酸灌胃4周复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致内皮损伤模型,Control组以等量纯净水灌胃,其余5组在内皮损伤模型的基础上分别给予相应药物。4周后取大鼠胸主动脉段进行血管舒张功能检测,同时检测血浆一氧化氮(NO)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水平。(2)内皮损伤合并微血栓形成(络脉瘀阻):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内皮损伤合并微血柃形成组(HHcy+Ca/LPS)、通心络组(TXL组)、人参组(RS组)、薤白组(XB组)及水蛭组(SZ组)。HHcy+Ca/LPS组及各用药组大鼠在内皮损伤模型基础上腹腔注射Ca,16 h后再腹腔注射LPS,Control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注射LPS 20 h后心脏采血检测凝血功能和血小板计数,镜下观测肠系膜微循环,24 h后采血检测血浆vWF值。(3)内皮损伤合并急性心肌缺血(络脉绌急):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内皮损伤合并急性心肌缺血组(HHcy+AVP)、通心络组(TXL组)、人参组(RS组)、薤白组(XB组)、蜈蚣组(WG组)及水蛭组(SZ组)。HHcy+AVP组及各用药组大鼠在内皮损伤模型基础上颈静脉注射AVP,30 min后监测心电图T波改变,采血检测血浆NO值。结果 (1)在乙酰胆碱诱导的内皮依赖的血管舒张反应中,各用药组最大舒张百分比均较HHcy组有升高,但TXL组升高更为明显。各用药组血浆NO值均显著高于HHcy组,但TXL组升高更为明显;血浆vWF值显著低于HHcy组,但通心络组降低更为明显。 (2)在注射LPS 20 h后,各用药组肠系膜微循环血液流态均较HHcy+Ca/LPS组有明显改善;各用药组的纤维蛋白原含量(FG)与HHcy+Ca/LPS组比较显著升高;TXL组和水蛭组血浆vWF值显著低于HHcy+Ca/LPS组,血小板计数显著高于HHcy+Ca/LPs组。(3)TXL组在注射AVP后30 s至3 min各时间点T波压低幅度与HHcy+AVP组相比均显著降低;蜈蚣组在注射AVP后0.5 min及2 min时T波压低幅度较模型组明显减少;各用药组血浆NO值均显著高于HHcy+AVP组,但TXL组升高更为明显。结论通络代表药人参、薤白、蜈蚣、水蛭对血管内皮损伤、络脉瘀阻以及络脉绌急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但其作用弱于复方通心络。通心络的通络效应优于各单一的通络药物通心络可能同时针对络病多种病机起效,在治疗络病方面有更广的适应症范围,同时也反映出中药复方君、臣、佐使组方原则的科学性。
内皮损伤 络脉瘀阻 络脉绌急 复方通心络 通络代表药
蓝涛华 谭红梅 吴伟康 吴以岭 孙娟 韩玉莲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广州,510080 中山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 广州,510080 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 石家庄,050035
国内会议
天津
中文
298-303
2010-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