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EMS三代碎石清石系统治疗上路软结石

软结石由Gray等在1 908年首先描述,也称为纤维素性结石,或者细菌性结石,多发生于有尿路感染的肾脏及膀胱内。主要由白色基质样物组成.故也称基质结石。此病临床较少见,发生机制有三种学说:(1)先发生细菌感染,然后细菌团扩大,中心部位细菌因缺乏营养出现坏死变成核心形成结石:(2)以纤维素为核心,细菌黏附吞噬纤维素,然后形成结石:(3)局部坏死脱落的黏膜或血凝块被细菌附着增殖,形成细菌结石。文献描述软结石的大体病理表现为表面呈灰白色湿润光滑,剖面呈现出葱头样分层结构,经福尔马林固定以后呈灰白色似粉皮样,其核心部分为不成形的灰白色烂泥样物质。普通光镜下可见HE染色标本呈分状结构层,每层结构中都包含有许多结晶颗粒、钙化颗粒、和纤维素样物质。通过对软结石进行氨基酸成分分析,发现它有14种氨基酸,其中丙氨酸、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亮氨酸、甘氨酸及缬氨酸的含量较多。软结石的无机成分主要是磷酸钙和磷酸钙镁。

碎石清石系统 上路软结石 临床分析

卢建新 张亚强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泌尿外科,北京,100053

国内会议

中国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第八次学术年会

天津

中文

218-221

2010-06-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