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呼吸道新发病毒传染病的应对

2003年以来,在世界上以及我国有三个急性呼吸道病毒传染病事件:SARS(2002-2003),禽流感(2003-2005),新型甲型H1N1流感(2009年四月开始).特别是新型甲型流感病毒的感染,据估计全世界有400万人感染,其中有18000人死亡。在我国到今年四月底约有13万人受感染,死亡803人。新型H1N1流感病毒又称猪流感,我国的典型H5N1病毒株为NSichuan/SWL1/2009 (HIN1)与美国A/Califomia/7/2009 (HINl)呈高度同源(>98%)。2009年九、十月份,在我国HIN1的流感人数达到高峰。占季节性流感90%以上.今年以来逐渐下降,到三月份占季节性流感不及10%,四月份以来,我国的季节性流感占优势的已经是乙型流感。由于新型甲流在我国流行早时属于输入性疾病,所以外堵输入、及时隔离的战略是恰当的。洗手消毒对预防疾病十分必要,药物治疗主要是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如Oseltamivir、Zanamivir,目前仅有极个别的毒株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耐药,而绝大多数的毒株对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耐药Oseltanuvir使用剂量为75mg Bid(重症者为175mg Bid),在48小时内使用对于提高存活率及缩短体内排毒的时间均有重要影响,

呼吸道系统 病毒传染 预防措施

钟南山

国内会议

第六届全国呼吸道感染学术大会暨全国抗感染药物临床评价高峰论坛

北京

中文

1

2010-06-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