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棕色和白色棉品系光合特性及产量性状比较研究
以淮棕杂1号(棕色棉)、淮绿杂1号(绿色棉)和亲本材料zms-41(白色棉)为材料,研究了白色棉、棕色棉和绿色棉3个品系在光合特性及产量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白色棉叶绿素(a+b)含量最高,棕色棉次之,绿色棉最低,其中棕色棉与白色棉叶绿素(a+b)含量较接近。与白色棉相比,绿色棉和棕色棉叶面积系数的增长主要在棉花生育中前期,盛花期以后,叶面积系数下降较快:叶比重在整个生育期相对较低。绿色棉和棕色棉的光合速率在盛花前期略高于白色棉,蒸腾速率在蕾期略高于白色棉,盛花期明显低于白色棉,3个品种光合速率日变化有两个明显的峰值,第一个峰值出现在上午10时,此时棕色棉、绿色棉分别比白色棉低0.97μmolCO2-m-2S-1、1.38μmolCO2-m-1S-1,下午16时出现第二个峰值,此时棕色棉、绿色棉分别比白色棉高3.60μmolCO2-m-2s-1、2.06μmolCO2-m-2s-1。彩色棉的“午休”现象不明显,在中午下降的幅度较小,下午下降缓慢,恢复的时间短。产量性状比较,棕色棉和绿色棉分别较白色棉减产皮棉17.5%和29.3%,差异显著;棕色棉较绿色棉增产16.7%,差异显著。与白色棉相比,绿色棉和棕色棉的单株成铃数少、衣分低、铃重轻。
绿色棉 棕色棉 光合特性 产量性状
张海鹏 周琴 周桃华
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合肥 230036
国内会议
苏州
中文
263-273
2010-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