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的非典型客家围屋
在已出版的介绍深圳历史建筑的书籍中,经常出现的一个命题是“典型的客家民居”,所指往往是深圳现存的一些古代近代客家人使用的住宅建筑物。这种看法产生的背景,主要是近年在深圳,广东乃至全国广大地区出现的“客家文化热”。现在学术界普遍认同的观点是,深圳地区的古民居一般都应该属于两个文化系统,即广府文化系统和客家文化系统。对深圳地区古代近代遣存的大量围合式住宅建筑,学者们一般称之为“广府围村”和“客家围屋”,主要依据是原住民所使用的方言,讲白话的广府人居住的就是广府围村,讲客家话的客家人居住的就是客家围屋。这种分类似乎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根据我们近20年的田野调查资料看,问题实际上没有这么简单。仅仅以建造使用者的方言为主要依据来为古建筑的民系属性定性,在方法上是有严重缺陷的,很容易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历史建筑 非典型客家围屋 建筑风格
张一兵
深圳市文物考古鉴定所
国内会议
赣州
中文
1849-1862
2009-07-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