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闽传统民居大木结构之减柱造
台闽传统建筑有其深远渊源,台湾住民早期多来自闽南与粤东,早在明末清初即有妈祖庙与三爷庙出现在澎湖与台湾靠海地带,清代台湾建筑的材料与匠师亦多来自闽、粤。台湾的传统大木匠师之师承多为所谓唐山师傅。在长达300年以上的传承中,除了一般栋架之外,也出现了少数使用“减柱”法的技术,减少室内的柱子,以获得较为开敞无碍的空间,特别是寺庙或祠堂的正堂,每当祭典举行时,人群拥挤,柱子便成为阻碍。为此,遂利用较粗大梁木跨过原本应有柱子的地方,直接搭在另一根柱子之上,本文将它称为“减柱造”。
台闽传统民居 大木结构 建筑风格
李乾朗
国内会议
台北
中文
1694-1697
2008-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