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古迹木梁构件隐蔽式修复工法之研究

依据文化资产保存法第二十一条中规定:“古迹应保存原有形貌及文化风貌,不得变更”,然由既往修复经验中发现,绝大部分古迹木梁构件局部损坏较严重时,几乎都是以整根抽换新材之修复方式,严重违反古迹保存的精神。本研究将依文化资产保存法之规范,探讨如何采用现代科技与工法,尽量保存古迹木梁构件之原有形貌,包括其外观与结构行为。 本研究将采高强度之碳纤板为补强材,主要兼顾强度可设计、施工简便、具隐蔽性及免受紫外线等优点,此修复观念于国际间系属创举。研究重点将针对古迹木梁构件之修复工法,施作一系列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以研发不影响原有形貌且简便有效的木梁构件隐蔽式补强修复工法为本研究之主要目的。 本研究创新采用高强度碳纤板与粘结用环氧树脂应用于古迹木梁构件修复,突破既往木构件局部损坏时即整根抽换之憾。以隐蔽不影响外观的方式修复,对于彩绘木梁构件损坏保存更显重要,达到保存古迹原有构件形貌之效益。目前古迹木梁约70%抽换,30%修复之比例,采用本工法不同以往钢板、钢套环或碳纤维布贴覆等外露式补强工法,可大量挽救保存基文化价值之木料,并免于修复时因技术不足而遭受二次破坏,对于古迹保存非常有贡献及潜力。

古迹 木梁构件 隐蔽式修复

陈昶良 阎亚宁

国内会议

第七届海峡两岸传统民居理论(青年)学术会议

台北

中文

1698-1704

2008-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