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从康有为“两考”的不同反响看维新时期学术与政治的纠葛

《新学伪经考》与《孔子改制考》是康有为为其维新变法精心打造的理论基础,时人目之为“康学”,其本质即依托今文经学的“孔子改制”、“三世”说等理论宣传西方的民权、平等思想。耐人寻味的是,同为“康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考”问世后所引发的反响却不尽相同。就前者而言,由于其问世较早,且没有涉及太多“孔子改制”等微言大义,故时人的评论,无论守旧者还是维新者,都尚能将其放在学术研究的脉络中进行;而后者则因其鲜明的“改制”主旨,造成了守旧者与维新者的态度泾渭分明、判然有别。以往的研究,在谈到时人对“康学”的态度时,往往“两考”混一,没有将不同群体对“两考”的态度异同作必要的区分,因而对“两考”之于变法的意义也无法做出公允的评价。本文不揣简陋,尝试对此一问题进行探讨,比较新旧两派在“两考”问题上的态度异同,分析其中的原因,进而揭示戊戌时期学术与政治的复杂关系。

贾小叶

国内会议

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0史学——第三届近代中国与世界暨纪念近代史所成立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87-98

2010-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