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成败之间——蒋氏父子与1948年金圆券币制改革

1948年8月,蒋介石决策实行币制改革,在国民党治下作为统一国币使用了13年的法币被新出炉的金圆券替换。国民党企图以此解决已经接近失控的恶性通货膨胀问题,稳定处在濒临崩溃状态的经济局势,尽可能地维持其政权的日常运作,与中共作最后的军事决战。但是,此次币制改革以惨败而告终,金圆券进入流通不过短短70天,便重蹈了法币因过量发行而致恶性通货膨胀的覆辙,不仅未能挽救摇摇欲坠之国民党的执政地位,反而加剧了社会各阶层对国民党的离心倾向,成为最后压垮国民党统治的又一根稻草。不过,国民党当局在此次币改中获得的金银外汇现钞,原本有意作为稳固金圆券价值的发行准备,却在币改失败后,为国民党撤离大陆、退守台湾提供了实际的物质支持。故此,1948年的金圆券币制改革,于国民党和蒋介石而言,其政治经济蕴涵非为简单之“成”“败”可言,这也是本文复原并解析这段历史的重心所在。

汪朝光

国内会议

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0史学——第三届近代中国与世界暨纪念近代史所成立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185-203

2010-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