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筛选枇杷属野生种作为栽培枇杷砧木的研究

本研究以7种野生枇杷为材料。研究它们作为栽培枇杷砧木的利用潜力。观察发现12个月时的实生苗栎叶枇杷(杂种)和香花枇杷的冠根比比其它野生枇杷低;当栽培枇杷‘早钟6号’嫁接在不同的野生枇杷上。嫁接的亲和性是有差异的,用野生枇杷作砧木的嫁接成活率都低于用本砧作砧木。试验中调查发现,‘早钟6号’,香花枇杷等一些组合的嫁接成活率高;而用窄叶枇杷作砧木会出现“短期亲和”现象。枇杷叶片生理生化特性与嫁接亲和力的相关性研究显示:砧穗两者之间的可溶性糖含量的差值与嫁接亲和力呈显著负相关。可以作为砧、穗嫁接亲和力强弱的预选指标。嫁接后对接合部进行切片。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比较嫁接口接合部的形态解剖学变化。发现砧木之间的解剖结构是有差异的。不同种野生枇杷作砧木会影响接穗生长、结果和果实品质,用香花枇杷作砧木的嫁接组合有较高的耐寒性,并能改善接穗的生长。综合结果表明:香花枇杷具有作为栽培枇杷砧木的潜力,可进行中试研究。

枇杷属植物 根系生长特性 嫁接亲和性 形态解剖学 果实品质

张海岚 张志珂 林顺权 李建国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2

国内会议

广东省园艺学会第九次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

广州

中文

190-197

2010-03-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