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悲情之“雅”与欢娱之“俗”——以词之“雅”“俗”为例

清初各大词家、词派在对明词进行反思的时候,都意识到造成明词流弊的重要原因是文人耽于逸乐的时俗,因此他们在重塑词之雅正形象的过程中不约而同地在其理论体系中或有意或无意地试图恢复词的悲情之雅,对明词欢娱之俗进行理论E的反叛.而这一崇雅反俗的原动力,一方面是顽强的儒家“怨刺”诗教传统的要求,另一方面则是人性深处本能的悲情意识的体现以及由悲情意识引发崇高的伦理同情的需要。

词 雅 俗 悲情 欢娱

杨雨

中南大学文学院

国内会议

中国文体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文学遗产》论坛

广州

中文

670-679

2008-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