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从咏剧诗看诗歌与戏曲文体的差异

本文从三个方面比较了咏剧诗与戏曲的文体差异:由于诗歌描述时间的一维性与戏曲表演四维度空间之矛盾,使得咏剧诗在再现戏曲舞台空间并置的事件时,不得不先后分叙而产生读者与观众接受的差异.咏剧诗除了第三人称叙述视角与戏曲代言之差异外,还具有对剧情之外的剧场内外之广告、守门、乐队、看席、观众等描述之宽度;咏剧峙由作者对演出直接评论,而戏曲则由当场角色转换为剧外人身份面向观众对场上人物进行评论,或以“外呈答云”的特殊形式对演出进行现场评说.对剧情比较完整、复杂的戏曲,咏剧诗—般不作演出全过程的复述,而是择取其重要情节作高度概括;或对剧中主要角色传神写照;或抒发观剧感受、表达戏曲理论观点.

咏剧诗 戏曲 文体

吴晟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

国内会议

中国文体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文学遗产》论坛

广州

中文

38-46

2008-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