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唐前七体讽谏功能发微

讽谏是唐前七体重要的文体功能.七体创作自枚乘后,其“六过一是”的表达模式得到继承,并成为唐前七体类型化特征的重要外在结构体现,但同时也产生主客对答话语指向的游离。 由于唐前七体创作历史语境的缺载,阅读文本时产生的与文本创作主旨相反的闲读效果,遮蔽了七体重要的讽谏功能。本文旨在通过对唐前七体创作历史语境的史料勾稽、扬雄赋论赋作对七体讽谏表达模式及批评的影响.创作主体对七体文体功能的认同等几个方面,发掘唐前七体的讽谏功能,并对失去历史语境的七体作品的讽谏主旨作—新的探讨,从而揭示唐前七体重要的文学与文化价值。

七体 讽谏功能 历史语境 类型化

王德华

浙江大学中文系

国内会议

中国文体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文学遗产》论坛

广州

中文

125-134

2008-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