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词话二题

词话是词学理论最典型也是最集中的载体。词话借鉴诗话而来,滥觞于北宋,成熟于南宋,南宋王灼的《碧鸡漫志》、沈义父的《乐府指迷》和张炎的《词源》代表了宋代词话的最高成就。明代与词的创作衰微相—致,词话存世亦较少。清代词话著作数量较多,唐圭璋先生辑《词话丛编》共收历代词话85种,传世词话的大部己收集在内。《词话丛编》中清代(含民国初年)词话有68种,占了大半。清代词论代表了词学理论的最高水平,而词话的繁荣正是其重要标志。在词学史上,词话是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名词,其内涵也不尽一致。从溯源的角度来看,词话是词学著作,逐步成为主要的词学批评文体形式。随着词学史的发展,词话的内容,编纂形式和命名方式皆有不同变化。由于词话传世文献芜杂,且尚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因而时常见到一些关于词话理解、使用方面的问题,本文拟做一些初步的梳理研究,以就教于方家。

孙克强

南开大学文学院

国内会议

中国文体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文学遗产》论坛

广州

中文

330-337

2008-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