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从中国基督徒伦理意识的“疏离”看儒家伦理的主位性——以孟子与保罗为例分析儒学与基督教的“异质性”

孟子与保罗代表了两个性质迥异的文化系统,一个是以人为本的儒家哲学传统(纯粹的思想史传统),一个是以神为中心的基督教信仰传统(先知一使徒传统);在这两种异质的文化传统中,成立着儒学与基督教两种性质迥异的真理言说;由真理观的不同所导致的“意义”分歧,造成中国基督徒的伦理意识与中国主流社会的道德观与价值观相“疏离”.于是我们看到,在近代以来激烈动荡的中国社会,基督教伦理始终具有边缘性质,而儒家伦理则仍然居于主流地位.

赵杰

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

国内会议

“儒学与犹太——基督文化比较与对话”国际学术研讨会

济南

中文

84-100

2007-10-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