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殿前辩论”及其对当代宗教对话的模式意义

宗教对话是人类历史上重要的文化现象,它也是不同文明相涉的一个主要表现.发生于中国历史上儒释道三家之间的“殿前辩论”,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不同宗教间“多元”和“差异”的共存问题,还有助于不同宗教主体间的互相认同和接纳.“殿前辩论”通过对宗教对话的“主体性还原”,保证了宗教对话成为“宗教的”对话,形成了宗教一元和多元的历史统一.“殿前辩论”其形式和方法对今天的宗教对话都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宗教的现代化和宗教对话的现代转型是个过程,“现代性”并不专属于某一种宗教.更为重要的是,“普世宗教”是通过对话“形成”的,而不是在对话中“构建”的,它源于“一元”和“多元”的历史统一,是在社会文化发展中的自然行为而不是人的主观行为.只有通过多元差异的共存,宗教间表现出愈发强烈的趋同性,由此才能发展出普世的宗教.

殿前辩论 宗教对话 三教关系

王建光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国内会议

“儒学与犹太——基督文化比较与对话”国际学术研讨会

济南

中文

223-239

2007-10-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