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来源黄芩种子抗旱特征比较
目的:以20%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条件,对不同来源黄芩种子的抗旱特征进行研究。方法:用20%PEG6000溶液分别处理8种来源的黄芩种子8小时以上,对种子的萌发率、萌发指数、各器官的长度进行测定。利用SPSS13.0 for Windows 统计分析软件进行不同来源种子抗旱性的分级。选择抗旱性差异较大的黄芩种子进行PEG处理,对其保护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进行分析。结果:模拟干旱条件下,不同来源黄芩种子的萌发状态、生长状况存在差异;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且5号材料的抗旱性最强,而1号材料的抗旱性最弱;1号材料CAT活性显著提高,是对照的2.73倍。结论:不同来源黄芩种子抗旱特征存在差异。
黄芩种子 干旱胁迫 抗旱特征 PEG处理 品种差异
杨兆春 黄璐琦 袁媛 陈敏 马文军 李娜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100700,北京
国内会议
天津
中文
1-9
2010-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