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狂犬病病毒核蛋白的体外表达及其免疫原性研究

目的:研究狂犬病病毒核蛋白在保护性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方法:RT-PCR获得狂犬病病毒CVS-11株的核蛋白全长基因,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0a(+),获得重组表达质粒pET30a-N,转染BL21(DE3)菌株,在体外进行核蛋白的表达,Ni2+柱纯化。纯化后核蛋白以氢氧化铝为佐剂免疫Balb/c小鼠,ELISA检测小鼠特异性抗核蛋白抗体,同时进行病毒攻击法以评价核蛋白所诱导的保护性免疫应答情况。结果本研究成功构建狂犬病病毒核蛋白重组表达质粒pET30a-N,并在体外获得高效表达和纯化核蛋白,目标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占菌体总蛋白的35%左右。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抗核蛋白特异性抗体滴度对数的GMT值为 3.81± 0.22。加氢氧化铝佐剂的重组核蛋白免疫小鼠后进行狂犬病病毒CVS株攻击保护率可达41.7%。结论:狂犬病病毒核蛋白获得成功表达和纯化,数据显示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并可对狂犬病病毒攻击产生一定的保护效果。

狂犬病病毒 核蛋白 免疫原性 病毒攻击 体外表达

曹守春 俞永新 李加 王玲 唐建蓉 刘景华 曲小肃 吴小红 石磊泰 董关木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北京 100052

国内会议

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大会

天津

中文

1-9

2010-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