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我国不同艾滋病候选疫苗小鼠细胞免疫应答评价

目的:比较我国不同艾滋病(AIDS)候选疫苗小鼠细胞免疫应答水平。方法:将我国6种艾滋病候选疫苗按其各自免疫程序,免疫BALB/c小鼠,分离脾细胞,利用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与胞内因子染色法(ICS)检测其对HIV特异多肽的细胞免疫应答水平。结果:6种艾滋病候选疫苗利用潜在T细胞表位(PTE)Gag、Env和Pol肽库和ELISPOT法检测IFN-γ的分泌情况,结果各疫苗的小鼠细胞免疫阳转率为70%~100%,各疫苗引起特异细胞免疫应答的反应肽库不同,强度亦不相同。1#和2#疫苗利用ELISPOT检测分泌Th1类细胞因子IFN-γ和IL-2的小鼠脾细胞数量,两疫苗的IFN-γ和IL-2检测结果均呈中度相关性(r1=0.62, P1<0.01 ;r2=0.79,P2<0.01)。ELISPOT和ICS检测1#疫苗免疫后分泌IFN-γ的小鼠脾细胞数,结果两方法的小鼠阳转率均为10/15,ELISPOT阳性细胞数与ICS阳性细胞比例呈中度相关(r=0.55,P<0.05)。结论:我国不同AIDS候选疫苗引起的小鼠细胞免疫应答在广度和强度上存在差别。ELISOPT或ICS检测IFN-γ等Th1类细胞因子可作为疫苗诱导小鼠细胞免疫应答的评价指标。

艾滋病 候选疫苗 细胞免疫 应答评价

黄维金 张春涛 赵晨燕 聂建辉 宋爱京 王佑春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细胞室,北京,100050

国内会议

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大会

天津

中文

1-9

2010-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