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水源供水模式下管网腐蚀产物释放与应对措施初探
某市现有水源水质的Larson指数与应急调水水源1的Larson指数相差较大(后者为前者的4-5倍),从而造成腐蚀管网(铁制管材)表面稳定的致密层遭到破坏,内部腐蚀产物释放,引起管网水质发黄。相应的应对措施如下:调节pH在8.5-10之间时,可以有效控制管网内部腐蚀(药剂成本3.4分/m3);投加磷酸盐缓蚀剂(浓度为0.4mg/L)时,也可以控制管网内部腐蚀(药剂成本1.02分/m3);根据生产性试验发现,调节外调水和原地表水源的勾兑比例(2:8)也是控制管网腐蚀产物释放的一个可行方案,该方案不需要外加药剂,即保证了管网水质的安全性又节约了制水成本。
多水源供水 黄水现象 管网腐蚀 Larson指数
顾军农 李玉仙 刘文君
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水质监测中心,北京 100085
国内会议
郑州
中文
1-10
2010-10-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