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沿淮西部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09年7月21日08时~24日08时,淮河流域连续3天出现持续性强降水天气过程,特别是22日08时~23日08安徽省沿淮西部出现的大暴雨,对淮河汛情造成了严重影响,王家坝水位迅速逼近设防水位,淮干地区内涝严重,阜南县、阜阳市城内积水没过膝盖.本文利用雷达、卫星及安徽省高密度雨量站观测资料和NCEP资料分析了此次过程,结果表明,高空急流”倾斜”与低空急流加强对此次大暴雨的产生起着关键作用;在卫星云图上表现出MCS及MCC特征;聚集型及多条平行短带回波发展增强为中尺度对流回波带,大于45dBz的强降水区域的走向与回波移向基本一致并依次移入沿淮西部,形成”列车效应”导致大暴雨产生.
大暴雨天气 过程分析 持续性强降水 观测资料 高空急流 低空急流加强
项阳 张庆奎 庞利侠
安徽省阜阳市气象局,阜阳,236001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7
2010-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