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北半球春季热带印度洋大气准双周振荡的结构及起源

利用27年逐NCEP-NCAR逐日在分析资料,分析了北半球春季热带印度洋上空大气准双周振荡(10-20天,QBWO)的结构和演变特征.结果显示,QBWO对流扰动首先出现在西印度洋上空,然后缓慢东移.当对流扰动到达印度洋中部后,突然快速跃入东印度洋地区.同时,原位于东印度洋地区的反位相对流扰动以Rossby波涡旋对的形式向两极移动.然而对垂直环流的分析发现,在东传的对流扰动到达东印度洋之前,苏门答腊西侧的边界层已经出现了与对流层中相反的垂直运动. 通过动力诊断,我们提出了东印度洋上空准双周振荡的边界层激发机制.在热带东印度洋准双周振荡的弱位相,垂直扰动对背景风场东风动量的垂直输送将在自由大气中产生正压东风,进而导致自由大气的辐散.而边界层中大气的散度和垂直运动是由自由大气的散度所决定的,因此自由大气的辐散将导致边界层大气辐合和上升运动的出现.以上结果表明,热带东印度洋对流QBWO循环位相转换主要受到局地边界层过程的影响,而不是西印度洋扰动东传的结果.

大气准双周振荡 印度洋 低频对流活动 春季热带

温敏 李天明 张人禾 齐艳军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 美国夏威夷大学,Honolulu,HI96822

国内会议

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北京

中文

1-15

2010-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