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冬季一次引发华北暴雪的低涡的动力发展机制

本文使用FNL资料分析我国华北地区的2010年1月2~3日一次冬季降雪过程的大尺度背景场特征,此次降雪过程中,北京和天津地区的日降水量突破了1951年以来的降雪极值,北京城区平均日降雪量为11mm,达到暴雪级别.深入分析其物理结构过程中,使用WRF模式对其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的降雪量、降雪落区以及持续时间都与实际观测较一致.在模拟结果可信的基础上,对引发此次暴雪的低涡的涡度收支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降雪过程中,500hPa高空浅槽东移加深发展为低层系统发生发展的触发因此之一并引导其下层的低空和地面系统自西向东移动.(2)环流积分后的涡度方程的右边项由绝对涡度通量项和类倾斜项组成.在整个系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绝对涡度通量项对涡旋的涡度演变其主要贡献.(3)诊断分析表明,由于本次过程中垂直速度较小类倾斜项的对涡度收支的贡献较小,低涡系统的前期类倾斜项在整层为负贡献,之后由于上升气流的作用高层为负贡献,中层为正贡献;绝对涡度通量项整个阶段都其主要作用,而发展过程有个先为负贡献后为正贡献的演变过程.

暴雪 WRF模式 涡度方程收支 华北地区 降雪过程 数值模拟

张元春 孙建华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国内会议

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北京

中文

1-15

2010-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