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局地锋生及对流系统发展的分析和模拟研究
应用地面自动站资料、雷达回波资料、卫星云图以及NCEP-FNL再分析资料和WRF模式成功的模拟结果,对2009年3月28日发生在华南广东中西部及珠三角地区的一次与局地锋生过程相关的暴雨天气进行了诊断分析,考察了对流发展及其与锋生过程的相互关系.锋生发生在前一次冷空气影响后,已转为受脊后槽前、东高西低气压场影响的环境中,是偏南暖湿气流加强以及北方冷空气补充南下共同影响的结果.主要的对流降水系统发展始于午后的广西梧州附近,并在随后几小时向东移动发展,为广东中西部及珠三角地区带来了雷暴、暴雨、冰雹等灾害天气.WRF模式较好地重现了对流降水系统发展演变的特征.基于模式输出的诊断分析表明,对流起始发展于一东西向水平尺度约200km的地面中尺度辐合线附近,对流易于在辐合线南侧具有较大对流有效位能(CAPE)和较小对流抑制位能(CIN)的区域发展.计算的锋生函数表明,非绝热加热项、倾斜项在对流层低层的锋生过程起主要作用,而形变项和散度项的作用相对较小.与大尺度的锋生过程不同,这一局地锋生过程主要由热力直接的非地转环流所驱动,非绝热项和倾斜项分别在由对流引起的次级环流的上升运动支和下沉运动支起到锋生作用.而且对流发展与局地锋生之间存在着类似于CISK机制的相互作用,对流增强了锋生过程,锋面则对中尺度对流系统MCS的发展起到组织作用.锋生对对流的组织发展作为此类灾害天气形成的原因值得关注.
局地锋生 华南地区 暴雨成因 数值模拟 WRF模式
蒙伟光 戴光丰 张艳霞 李浩睿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热带季风重点实验室,广州,510080 中国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10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热带季风重点实验室,广州,510080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15
2010-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