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5.7特大暴雨过程分析
利用逐6h一次的地面站点观测资料以及1°×1°的NCEP分析资料,对2010年5月5日20时至7日08时发生在广东中北部一次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的强降水过程的降水实况和大气环流背景作了较全面的分析,深入讨论了强降水过程中水汽输送和大气不稳定度特征.结果表明,强降水发生时,广东高层上空正处于200hPa南亚高压与江淮一带高空槽形成的有利的扇形辐散场中,同时盘踞在南海北部的副热带高压与上游的孟加拉湾槽提供了有利水汽和动力输送的条件.来自孟加拉湾以及西太平洋-南海的两支气流在南海西侧到北部湾一带汇合后往北给广东地区输送了充沛的水汽,且强降水中心与850hPa的水汽通量大值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通过假相当位温θse的垂直变化能较好判断大气的稳定度特征,而等θse线密集区正对应了锋区所在,此次强降水的发生正对应了((б)θse/(б)p)由<0转为>0的时刻,而降水落区恰好出现在锋区的南侧,具有华南前汛期暖区暴雨的特征.6日夜间冷空气的进一步南侵,促发了广州一带特大暴雨的发生.
暴雨过程 稳定度特征 水汽通量 广东地区
夏冠聪 曹文博
中山市气象局,中山,528401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7
2010-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