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6广西连续暴雨的环流和物理条件分析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和每6小时一次的NCEP1×1分析资料,对2008年6月8日~18日广西连续暴雨过程的大尺度环流和物理条件进行了分析.通过大尺度环流分析,认为本次连续性暴雨过程产生的大尺度环流背景是:500hPa中、低纬广西维持低压槽区,利于暖湿气流向华南的输送,中、高纬东亚大槽和其后部阻塞高压形势维持,贝加尔湖以西宽广的槽区不断有小槽分裂东移,使冷空气不断南下与暖湿气流在广西相遇;高空广西处于副热带西风急流右侧的强辐散区,低空西南急流不断为暴雨区提供大量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通过对暴雨区大气物理条件的分析,认为暴雨的增强和减弱受暴雨区大气动力、热力、水汽条件变化的影响,高空辐散和低空辐合耦合增强、垂直上升速度增大、低层水汽的辐合、不稳定能量累积,强降水发展加强,反之,强降水减弱.进一步分析表明,暴雨过程是在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由3次连续高空槽引导低层低涡切变东移产生;在暴雨持续期内,南海低空南风急流共发生3次明显的北涌过程,暴雨区正处于低空急流的北部边缘区,强劲的暖湿气流与冷空气在暴雨区北侧相遇形成切变线,广西北部南北风的交替表明切变线活动的频繁;低空急流北涌加强时,暴雨区低层辐合加强,暴雨就出现在切变线南侧的辐合区域.暴雨持续期间,暴雨区北侧的副热带高空急流有3次东移加强过程和2个减弱期,暴雨东北侧高空急流的加强和减弱,导致暴雨区高空辐散场的加强和减弱,并与暴雨的加强和减弱紧密联系.综合以上分析,副热带高空急流的加强,引起其右侧辐散加强,辐散区下方垂直上升运动和低层辐合加强,低空急流与高空急流的耦合增强、也使得暴雨区垂直上升速度增大、辐合增强,同时带来大量水汽和不稳定能量,上升运动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产生暴雨,这种过程的循环发生,引发连续暴雨.
连续暴雨 高低空急流 低涡切变 广西地区 大尺度环流
李生艳 周能
广西气象台,南宁,530022 广西气象科技服务中心,南宁,530022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6
2010-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