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华南西部极端暴雨过程的西南涡结构与位涡诊断分析
由于西南涡在暴雨形成中的重要作用,我国气象工作者对西南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西南低涡东南移动影响华南的为数虽然相对少,但东南移的低涡往往给给华南西部带来突发性的大范围的强降水.而目前对东南移影响华南地区天气的西南涡研究也相对较少,对影响华南地区的西南低涡的结构和发展机制尚缺乏足够的认识.本文利用NCEP逐日FNL资料,对5月31日20时至6月1日08时西南低涡从贵州东南移进入广西造成广西特大暴雨时段的三维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应用位涡分析方法对西南涡进行诊断,探讨此次过程西南涡发展的可能机制,提高对这类影响广西的西南涡的认识,为今后此类灾害性天气提供预报线索和依据.热力结构分析表明:6月1日从贵州东南移影响广西的西南低涡是一个显著的斜压系统.在西南涡东南移动过程中,低层低涡并不是冷心或是暖心结构,850hPa上冷舌处于低涡的西北侧,并且θe梯度加大,在其中心附近形成了很强的温湿梯度,低涡中低层结构具有不一致性.动力结构分析表明:西南涡在东南移影响过程中低涡中心涡度增大,低涡区内对应正的涡度区,大值中心与低涡中心对应,低涡区上空为正的涡度柱.西南涡发展阶段,低层辐合,高层辐散非常清楚,并且辐散中心值强于辐合中心值.散度中心与气旋性涡度中心不重合,低层辐合中心在低涡中心东南方.等熵位涡分析表明,位涡场在对流层中低层,在气旋上方表现为一个相对高值中心,而对流层高层则是一个伴有位涡低值的反气旋环流区,有利于形成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促进了西南涡的发展;当对流层中低层大值位涡场对应的对流层高层为位涡相对大值区时,没有了高层反气旋的配合,缺少了抽吸作用,预示着西南涡将没有进一步的发展了.等压面位涡分析表明,从穿过西南涡中心的等压面位涡经向剖面图上可以看到,在西南涡明显发展前,西南涡北侧有向北倾斜的正的位涡大值带,在西南涡强烈发展时,西南涡中心上空形成一个正位涡柱.
华南西部 西南涡结构 位涡诊断 极端暴雨过程
覃丽 陈涛 夏冠聪
广西区气象台,南宁,530022 国家气象中心 广东中山市气象局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6
2010-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