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南部罕见暴雪过程的卫星观测及物理机制分析
2009年11月10~12日河北南部出现罕见的暴雪天气,降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分别受切变线(第一和第二阶段)和西来槽(第三阶段)不同的系统影响,分别对应三个不同的云系陆续发展东移,造成的降雪天气持续时间长、降雪强度大.切变线云系造成的降雪强度较大,且西部强于东部地区,而高空槽云系降雪是东部强于西部地区.气旋性涡度的加强、冷暖气流的交汇、强烈的水汽辐合抬升运动是降雪云系的生成和发展有利的动力和热力条件,降雪云系产生在500hPa正涡度大值区和低层散度负值中心的右前方,云区的范围大小与上升运动区基本一致,强降雪中尺度云团与涡度平流的中心、水汽辐合上升最强的区域以及冷暖平流交汇的位置非常吻合.
暴雪过程 卫星观测 物理机制 水汽辐合 抬升运动
王丛梅 曾健刚 刘瑾 刘玉平
河北省邢台市气象局,054000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8
2010-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