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大雾生消特征及消散时段气象要素变化客观分析
利用恩施基准站1971~2009年的地面观测资料,挑选出地面资料中所有的雾日,并对雾日开始、结束及持续时间等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利用已有的研究成果,根据恩施山区常见的两种雾类,即辐射雾和平流雾的一些判别指标,对所出现的大雾进行判别分型后,对辐射雾和平流雾的日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两种雾类的日分布统计特征.在此基础上,统计2002~2009年地面逐小时观测资料,结合大雾生消条件,从温度、湿度、风、层结等条件来选取气象要素,并针对大雾消散的6个小时前后进行重点分析,结果表明:恩施冬季大雾日分布特征根据其类型的不同,在出现、消散时间及持续时长方面均有异同;地面气温回升,逆温层的破坏是辐射雾消散的根本原因,而平流雾的消散主要与冷锋入侵,中层暖湿平流输送被切断有关;从大雾消散前后各气象要素数据列的变异系数计算分析可以得出,上述雾的日分布特征及消散时的各气象要素的变化均具有一致性,具有共同的变化规律.
大雾 生消特征 消散时段 客观分析 气象要素
杨霁 罗菊英
湖北恩施自治州气象局,湖北恩施,445000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8
2010-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