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秦巴山区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判据研究

降雨是一个比地质环境条件更为活跃的地质灾害诱发因素,往往成为斜坡失稳的决定性因素,秦巴山区地处南北冷暖气流交汇带,雨量充沛,年降雨量在700~1000mm,山地气候特征明显,降水随高度变化而变化,沿秦岭山脉垂直递增”1”,同时境内公路、铁路和高速公路纵横交错,路两侧大量坡面切割失稳,形成秦巴山区地质灾害的诱因多,预报预警指标(判据)复杂.李昭淑”2”对秦巴山区的重大泥石流进行了深入研究,给出了许多研究结果;孙果梅”3”、王川”4”、郁淑华”5”、李玉文”6”、惠振德”7”、张永双”8”等用诱发地质灾害降雨量临界值研究了秦巴山区地质灾害以日为单位的预报预警指标;李芳”9”等结合GIS技术制作了基于GIS系统的秦巴山区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系统,王雁林”10”用典型区域按滑坡类型研究了秦巴山区地质灾害预报指标,上述这些判据在时间尺度上是以日为单位进行预报预警;空间尺度上以县为区域代表,在此基础上,本文用秦巴山区1975-2007年的地质灾害资料和对应水文、气象降水资料,统计分析了地质灾害与降水类型和强度的关系,在时间尺度上详细分析了地质灾害发生前10日、当日、小时雨量与地质灾害发生的关系和临界值,在空间尺度上分析研究了各易发区地质灾害发生与降水的各种关系和临界值,最后用日综合雨量参量分析确定了各易发区地质灾害发生的预报预警判据,该判据在时间尺度上细化到小时,不仅用于以日为单位的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更重要的是用于以小时为单位的短时临近预报预警,在空间尺度上分解到地质灾害各易发区,也可以分解到各乡镇或地质灾害隐患点,使地质灾害预报预警趋于精细化、无缝隙,有效提高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的时效和准确率.

秦巴山区 地质灾害 预报预警 判据研究

赵世发 石明生 王俊 杜军 田玲 程晓丹

商洛市气象局,商洛,726000 安康市气象局,安康,715000

国内会议

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北京

中文

1-11

2010-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