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一种基于卫星遥感和数值天气预报产品的大雾短时预报方法

本文针对日本MTSAT1R和我国FY-2C气象卫星遥感图像,分别利用大雾云雾光谱特征分析、分形纹理分析、形态分形分析、平滑度分析等方法实现对雾区的动态检测和提取.利用地面自动气象站的资料,采用诊断分析的方法确定了雾区移动与地面风场的关系、雾区存在和消亡的大气相对湿度条件等.诊断分析表明,雾区的移动和新的雾区形成与地面风向风速、相对湿度场等气象要素有关,一般情况下雾区移动速度要略大于地面风速,91%的相对湿度可以比较好地作为成雾的排空条件.当某自动气象站在某一时刻已经有雾存在,如果下一时刻该自动气象站的相对湿度仍然大于91%,则通常该站还将继续有雾存在,当雾区周围相对湿度场趋向于饱和状态时,通常雾区范围也随之扩大.在诊断分析的结论基础上,再利用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模式输出的地面风和大气相对湿度场的产品,对任一时刻的卫星遥感设别的雾区进行0-3小时的短时临近预报,个例试验表明,该方法预报的雾区移动和范围变化虽然在雾区形状的细节方面预报与实况还存在一定差异,但预测的雾区及其范围大小的变化趋势与实况基本一致.在此基础上还建立了一个大雾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系统,实现了自动化业务运行.

卫星遥感 大雾识别 数值天气预报产品 雾区短时预报

李永平 周红妹 葛伟强 刘小波

上海台风研究所,上海,200030 上海卫星遥感与测量应用中心,上海,200245 上海中心气象台,上海,200030

国内会议

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北京

中文

1-12

2010-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