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秋季台风暴雨的物理量诊断分析
本文利用NCEP分析资料、常规地面站雨量观测资料和区域中尺度自动站雨量资料,综合分析了2007年16号台风”罗莎”的物理诊断量,探讨秋季登陆台风的特征和降水机制.通过对”罗莎”台风的物理量诊断分析特别是湿位涡和螺旋度的分析结果表明:”罗莎”台风的降水分布具有明显的分时分区域特征,冷空气对台风暴雨的分布影响明显;这次台风暴雨过程的水汽主要来自东海和南海,偏南风急流的存在为暴雨区提供了充沛的水汽输送,强水汽通量区和强降水分布对应紧密.”罗莎”是个非常深厚的涡旋系统,强涡度中心始终在台风中心北侧零到二个纬距内;冷空气侵入后,850hpa假相当位温梯度密集区是容易发生暴雨的区域.低层湿位涡对台风的移向和登陆点具有很好的指向作用,对台风的强度变化也有指导意义;对台风登陆点的指向时间上可以提前数小时,可以作为以后业务上的预报工具.在秋季冷空气侵入时,低层湿位涡的正值不稳定区是暴雨多发区域.垂直螺旋度可以用来表征秋季台风影响下的地面强降水的分布和变化,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指示强降水的移动趋势.
台风暴雨 诊断分析 湿位涡 螺旋度
张程明 曹艳艳 姚秀萍
宁波市气象局,浙江宁波,315012 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北京,100081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7
2010-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