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基于弹性脆弱指标的气象灾害风险辨识

文中将气象灾害风险定义为天气气候事件与脆弱性条件相互作用导致的有害结果或预期损失的可能性,提出基于弹性脆弱指标的气象灾害风险辨识的概念模型,将人为减灾措施抽象归纳成指标的弹性纳入风险辨识之中.本文以2011年8月12日20:00-23:00在深圳市龙岗区体育中心举行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作为风险辨识的个例,选择累积雨量、降雨持续时间、最大雨强、平均风速、酷热指数和雷电等构成辨识的指标体系,将恶劣天气影响时,开幕式顺延1小时或1天作为弹性措施;研究中使用了通过图像识别虹吸雨量计自记纸得到的1961-2000年逐分钟雨量资料,40年雨量累积值为75189.9mm,比人工记录的76999.5mm偏少2.36%,同时还采用数字智能分析的方法将天气现象观测记录进行数字转换,得到了40年中每分钟是否有雨的二值数据集.分钟级资料分析表明,开幕式时段的降雨概率29%,远低于8月的雨日概率57%,降水时长超过10分钟的概率小于20%,累计雨量大于1mm的概率仅13%,雨强大于3mm/hr的概率为15%.开幕式时段由于受海陆风环流的影响,风速通常维持在1-3m/s,受热带气旋影响,出现8m/s以上风速的概率小于1%;开幕式时段内雷击概率为15%.辨识结果表明大运会开幕式的适宜概率31.36%、基本适宜概率47.16%、不适宜概率22.48%;当预测开幕式期间有酷热、暴雨、雷电等恶劣天气时,将开幕式时间向后推迟1小时,则适宜概率40.65%、基本适宜概率38.77%、不适宜概率20.58%;当预测开幕式期间有台风或持续暴雨严重影响时,将开幕式时间向后顺延1天,则适宜概率58.52%、基本适宜概率35.01%、不适宜概率6.47%.

气象灾害 风险辨识 弹性脆弱指标

国内会议

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北京

中文

1-12

2010-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