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2009~2010年广西夏秋冬春连旱应急服务探讨

2009年8月到2010年4月,广西出现历史罕见的夏、秋、冬、春连旱.其特点是:(1)气温偏高,降水偏少且时空分布极不均匀;(2)持续时间最长,灾害发生范围最大;(3)灾害程度最深(4)灾害影响最广;(5)社会关注度最高;(6)抗旱救灾投入最大,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抗灾力度最大.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的广大气象工作者,在抗旱救灾的气象服务第一线连续奋战9个月,其中进入重大气象灾害(干旱)预警应急预案应急响应状态先后共73天,出色完成了抗旱救灾气象服务工作.应急服务亮点如下:(1)以高度的敏锐性和责任心在干旱天气过程的关键节点提供气象服务;(2)决策服务产品类别多样、针对性强,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3)分析预测雨季开始日期,报准久旱转雨天气;(4)应用最新科研成果创新预报、服务方法;(5)加强部门联动,齐心抗旱救灾;(6)人工增雨抗旱救灾得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肯定.抗旱救灾应急与服务中的一些思考:(1)在这次严重干旱过程中,综合气象干旱指数监测系统在气象干旱监测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存在有对反应实时旱情不够准确的问题.要全面普查干旱灾害历史资料,认真分析干旱形成原因及主要致灾因子,结合旱灾影响区域的经济、人口、社会运行状态等综合指标,建立和完善干旱灾害评估业务系统,做好灾害预评估工作.为政府指挥部署抗旱救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2)在这次抗旱减灾过程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不能简单地用气象干旱表示干旱,要加强与防汛抗旱指挥部、民政厅和农业厅等部门的信息交流,在密切关注气象干旱发生发展的同时,及时了解水文干旱、农业干旱和社会经济干旱的情况,分析干旱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影响,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旱救灾决策建议,科学有效地开展干旱应急和决策气象服务工作.(3)只有加强预报技术攻关,努力提高久旱转雨、雨季开始期等方面的预报准确率,才能提高重大灾害决策气象服务的科技含量,真正做好政府的参谋.

夏秋冬春连旱 干旱特点 应急工作 决策服务

李菁

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台,南宁市,530022

国内会议

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北京

中文

1-6

2010-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